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化工资讯
环保部防治化学污染 将重点防控58种化学品
来源: 未知     发布日期:2013-02-22
A+ A- 打印

          山西苯胺泄漏事件、紫金矿业泄漏污染事件、杭州苯酚槽罐车泄漏引发新安江污染事件……一系列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不良社会影响,一次次敲响化学品污染防治警钟。
  2月20日,环保部公开发布《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我国化学品污染防治形势十分严峻,目前有3000余种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危害,个别地区甚至出现'癌症村'等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我国将对化学品污染进行全面防治,并将确定三种类型58种(类)化学品作为'十二五'期间环境风险的重点防控对象。
  有业内专家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我国在化学品的生产、运输、使用等环节存在较大环境风险,相关各部门需要通力合作,加强监督和管理工作。


  污染


  个别地区现'癌症村'
  对于造成'癌症村'的原因,王凤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化学品是一个主要的方面,包括两种来源:一是直接的化学品污染,还有一种是排放出去的废物当中含有化学物质。
  《规划》指出,近年来我国一些河流、湖泊、近海水域及野生动物和人体中已检测出多种化学物质,局部地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内分泌干扰物质浓度高于国际水平,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造成多起急性水、大气突发环境事件,多个地方出现饮用水危机,个别地区甚至出现'癌症村'等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
  相关研究显示,近年来危险化学品污染的发生率占突发环境事件的比例超过一半。2008年~2011年,环境保护部共接报突发环境事件568起,其中涉及危险化学品287起,占突发环境事件的51%.自2010年以来,我国相继发生紫金矿业泄漏污染事件、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陆上输油管道爆炸火灾引发海洋污染事件、杭州苯酚槽罐车泄漏引发新安江污染事件等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不良社会影响。
  王凤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化学品的生产、运输、使用流程当中,运输是当前比较薄弱的环节,因此加强运输环节的管理显得更加迫切。


  立重点防控目标
  自上世纪初以来,我国化学工业从无到有,并增长迅速,现有规模以上化工企业达25000多家,农药、染料、甲醇、化肥等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令人担忧的是,在'十二五'期间,我国重化工产业在工业体系中仍将占有较大比重,每年约有数千种新化学物质在我国申报生产和进口,对其造成的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危害性尚不能完全掌握,环境管理和风险防控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与挑战。
  基于此,《规划》要求到2015年基本建立化学品环境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大幅提升化学品环境风险管理能力,显着提高重点防控行业、重点防控企业重点防控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水平,并特别强调要全面完成化学品生产、使用及环境情况调查,掌握我国化学品重点防控行业、企业环境风险现状。《规划》提出的'十二五'具体目标包括:重点防控企业危险化学品环境登记覆盖率达到80%;提高企业固有风险防控水平,有效降低突发环境事件频次;新建化工企业入园率达到100%;对位于环境敏感区内重点防控企业全面开展风险评价;重点防控企业特征污染物释放、转移报告率大于80%.
  对企业进行集中管理将是未来的化学品管理重点之一。王凤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集中起来相对来说就比较好管理、好监控,但对于什么地方能建什么地方不能建,一定要形成科学的规划。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