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化工资讯
纯碱行业新常态下寻新路
来源: 未知     发布日期:2015-12-28
A+ A- 打印

   纯碱是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材料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十二五”期间,纯碱行业技术进步明显,但产能过剩的矛盾却日益凸显,下游需求难以同步增长。对此,业内专家表示,“十三五”时期,纯碱企业应加大技术升级改造力度,不断丰富产品结构,进一步提高差别化产品效益,实现石化与盐化一体化,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产能过剩需求低迷成常态
    根据中国纯碱工业协会的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纯碱装置总产能从2010年底的2510万吨增加到3182万吨。其中,联碱法纯碱产能为1589万吨,占总产能的49.9%;氨碱法纯碱产能为1413万吨,占总产能的44%;天然碱法纯碱产能为180万吨,占总产能的5.7%。
    “因为多种原因,去年纯碱行业停了9家企业,年产能减少了253万吨。虽然产量少了,但受2015年房地产投资、开工面积减少的影响,玻璃生产企业面临价低、无利的困境,产能增速放缓,停产的生产线继续增加,导致平板玻璃对重质纯碱的需求不断下降。此外,受出口和国内需求增速放缓的影响,轻质碱的需求同样在下降,虽然纯碱产能在减少,仍不能抵消需求减少的影响。”中国纯碱工业协会会长王锡岭介绍说。
    据了解,国内纯碱价格处于较低位,目前价格已降至1200~1300元/html/wujin/吨,主要因素仍离不开产能过剩与下游需求下降的这对儿矛盾。目前国内纯碱产能远远大于需求。“纯碱行业2015年的产量几乎与去年持平,但市场上反映出来的情况仍然是产大于销,只是呈现出的特点不同于以往。”王锡岭强调,“前几年是纯碱行业增速太快,每年增幅在5%~10%,增产的数量大。但现在是全国的产量即使不增长甚至是减产,还是产大于销,因为需求的下降速度更快。”
    但即使需求下降也没有影响企业新开工的步伐。石油和化工规划院高级工程师尚建壮告诉记者,2015年10月,福建天辰耀隆搬迁改造40万吨/html/wujin/年纯碱装置投入运行;江苏中盐昆山公司60万吨/html/wujin/年纯碱装置搬迁改造和江西晶昊盐业公司新建60万吨/html/wujin/年纯碱装置预计2016年将投入运行。上述纯碱产能的相继释放,将导致行业供大于求现象的持续。
    对国内纯碱行业而言,增加出口是缓解产能过剩的重要举措之一,但是现在国外,尤其是我们的主要出口国,也在新建纯碱生产装置,对国内的出口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目前,包括越南、土耳其及伊朗等国家的碱厂有的已经建成,有的正在新建中。其中,土耳其在建的碱厂规模在100万吨/html/wujin/年,伊朗两个碱厂的一期产能也都在20万~30万吨/html/wujin/年,乌兹别克斯坦一家碱厂的二期也正在建设之中。而且,越南和乌兹别克斯坦碱厂的二期即将竣工,伊朗的碱厂则已经投产,未来都有可能会影响到中国向这些国家的出口。
    技术升级改造是必由之路
    “未来企业一定要把提高竞争能力放在第一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必然的,是不以人的客观意志为转移的。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企业就会壮大,没有竞争力就会被淘汰,这就是残酷的市场规律。竞争的核心是成本,成本组成的关键是原材料、能源消耗和人工成本,而要降低成本,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控制手段。”王锡岭表示。
    记者了解到,2014年,纯碱协会组织专家对近年来在纯碱行业中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降低原材料、能源、水的消耗以及能够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技术、装备、控制手段进行梳理和筛选,总结出22项技术(含设备),推荐给了全行业,希望企业能够结合自身情况,在技术升级改造中参考。
    “技术升级改造是企业必经之路,早改早主动。部分企业因资金不足放弃了技术升级改造不是明智之举。”王锡岭强调。
    据王锡岭介绍,纯碱行业在“十二五”推广了多项重大节能和环保技术。其中重要的节能技术有以下几项:
    一是水平带式真空过滤机节能技术。该过滤机是一种水平放置固定式带式结构真空过滤机。其分离过程包括滤饼形成、滤饼洗涤、滤饼脱水、卸料和滤布洗涤,连续循环操作。固液分离的动力来自于真空泵产生的负压,物料传输来自于过滤介质传送带的移动。水平带式滤碱机可比转鼓滤碱机降低湿重碱水分3%~4%,节省煅烧蒸汽量约0.1~0.2吨/html/wujin/吨碱;单台生产能力大,可达45吨/html/wujin/时,并可提高煅烧炉生产能力。该技术已国产化并在大化集团大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纯碱装置成功应用,节能降耗效果显著。
    二是粉体流凉碱技术。粉体流凉碱是利用间壁式换热原理实现物料的高效低能耗加热或冷却。粉体物料自进料口进入到进料仓中,被均匀分布进入换热板片间隔中,在重力和振动的作用下,物料从换热板片间均匀并可控地自上而下缓慢通过,并与换热板片内的介质进行间接换热。料位控制系统通过调节设置在下部的振动出料仓电机频率来调节出料速率,确保物料在换热段内适当的停留时间,实现最佳出料温度。采用粉体流凉碱设备可大幅度降低电耗,减少碱尘损失和环境污染,实现节能降耗。本技术综合能耗节约折合3.12千克标煤/html/wujin/吨纯碱。目前此项技术已国产化,并在江苏井神、唐山三友、山东海化、浙江龙山等多家生产厂成功运行。
    三是纯碱装置全流程先进控制技术。该技术针对纯碱装置所具有的工艺流程长,生产工序多,上下游物料流联系紧密,过程关联耦合严重和大惯性等特点,在集散控制系统(DCS)常规控制的基础上,应用多变量预测控制、模式识别和智能控制技术,建立纯碱装置全流程先进控制和优化系统。通过各工序多变量预测控制和以碳化生产为核心的多工序协调优化控制,建立上下游工序的整体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实现装置的精细化操作和优化运行,确保装置的稳产和高产,实现节能降耗。本技术综合能耗节约折合约520千克标煤/html/wujin/吨碱。
    据了解,该技术已在多家纯碱企业成功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对于氨碱企业,应用全流程先进控制技术,可提高碳化转化率0.3%,吨碱液氨消耗减少0.2千克,吨碱降低能耗5.38千克标准煤,减少吨碱CO2排放14千克。
    此外,离心机二次分离重碱节能生产技术、干法加灰节能技术以及变换气制碱及其清洗新工艺技术也列在此6项被重点推荐的技术之中。其中,采用离心机二次分离技术可降低湿重碱水分4%~6%,生产每吨纯碱可节省煅烧蒸汽用量0.18~0.3吨。至2015年底,该技术在行业应用已占总生产能力的50%,对于老企业节能改造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氨碱法纯碱生产如果采用干法加灰蒸馏,无须经过化灰制备石灰乳,可节约化灰水约2立方米/html/wujin/吨碱;节约低压蒸汽0.3吨/html/wujin/吨碱;蒸馏废液排放相应减少约2立方米/html/wujin/吨碱。另外,变换气制碱及其清洗新工艺技术与传统浓气制碱工艺相比,每吨纯碱节能量达20千克标煤。
    此外,环保技术的应用对于纯碱行业同样重要。国内目前烟道气脱硫多采用生石灰、石灰石脱硫,不仅能耗高,而且需消耗矿产资源。比如氨碱法工艺制碱,每生产1吨纯碱,要排放含渣蒸馏废液10立方米左右,其中含固体废渣3000千克左右,主要成份为碳酸钙,可用于含硫尾气脱硫。
    “氨碱厂‘白泥’可用于锅炉烟气脱硫,无需高能耗设备,利于连续稳定生产和DCS集成控制,且固体颗粒分散性好,烟道气脱硫效果好,脱硫石膏质量高,用电少,是废物资源化利用的良好途径。”中国纯碱工业协会技术咨询部部长齐玉娥指出。
    另据齐玉娥介绍,循环制碱技术则成为绿色纯碱生产的一剂良方。利用氨碱废液代替淡水,注入盐矿井下采卤,得到高钙卤水后,运用真空蒸发结晶工艺,实现盐钙联产,得到氯化钠和二水氯化钙两种符合国家标准的固体产品。氨碱废液中CaCl2和NaCl可得到充分的回收利用;按一定比例将高钙卤水与高硝卤水混合,以降低卤水中硫酸离子的含量,精制得到低硝卤水,可用于制碱;碱渣注入矿盐采卤后所形成的溶腔,进行地下储存堆放,从而解决碱渣处理的难题,并能有效地抑制地质灾害的发生。该工艺在江苏井神盐化股份有限公司应用后,在宏观经济下行的情况下,该公司依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丰富产品结构进军新领域
    作为大宗基础化工原料,由于产能过剩,纯碱、氯化铵、氯化钙、小苏打等产品的国内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此外,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0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已增至6863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再创历史新高。存房量的这种状况,导致玻璃行业的需求难以启动,进而导致对纯碱需求的减少。未来纯碱供大于求的现象仍将难有改观。
    因此,避免重复建设,拓宽产品领域,实现石化与盐化一体化融合发展,进军化工新材料领域等结构调整对纯碱企业未来的发展十分必要。据了解,目前已经有纯碱企业在跨越式发展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015年10月4日,山东海化集团石化盐化一体化项目拉开了全面施工建设的大幕。据海化集团石化盐化一体化项目组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遵循低能耗、低排放、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项目一期建设将以装置结构、产品质量调整升级为中心,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和公用设施,新建先进装置4套,改造现有装置6套,通过技术攻关和技术嫁接,实现石油化工和海洋化工的联姻。项目一期建设总投资24.85亿元,预计2017年建成投产后,可新增销售收入66.9亿元,新增利税20.2亿元。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海化集团将以石化盐化一体化项目为依托,突出循环经济发展特色,全力推进盐化产业提档升级,积极向炼化产业高端延伸,向化工新材料领域进军,实现由传统基础化工企业向石化盐化一体化和一流化工新材料综合型企业集团转型发展。
    2015年7月10日上午,海湾集团青岛碱业新材料项目在董家口循环经济区奠基,标志着海湾集团青岛碱业抓住青岛市政府实施老企业搬迁机遇、实施腾笼换鸟战略又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11月3日,青岛碱业新材料50万吨/html/wujin/年苯乙烯项目签约仪式在青岛董家口经济区管委会举行。青岛碱业总经理、青岛碱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于英明与德西尼布石伟工艺技术公司副总裁兼总经理斯蒂芬·布莱斯德尔签署了50万吨/html/wujin/年苯乙烯项目技术引进合同,就双方开展技术引进各自承担的权利义务等具体事宜进行了确认。
    “此次签约引进德希尼布公司国际领先的工艺技术,是海湾集团落实‘技术国际化、装备大型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现代化’的‘四化’发展目标的重要体现,该项技术工艺稳定,产品质量优良、能耗物耗低,安全环保可靠,极具市场竞争力,将使青岛碱业从无机基础化工产业一步跨入石化新材料产业的世界领先企业行列,对促进青岛碱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海湾集团整体产业结构升级,实现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对苯乙烯的进口依赖。”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孙新德告诉记者。
    据了解,青岛碱业是海湾集团的骨干企业,苯乙烯项目是海湾集团南部董家口化工基地“氯碱及石化深加工高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规划面积1000亩,总投资14余亿元,建设投资12.54亿元,年销售收入51.35亿元,年利润总额2.91亿元。
    河南金山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霍小永告诉记者,公司在加强管理、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计划建设智能工厂,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