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化工资讯
纯碱:刚需尚存 走势“有底”
来源: 未知     发布日期:2016-01-07
A+ A- 打印

    作为最基础化工原料,纯碱犹如工业的“粮食”,有着最基本的刚需;但受供需关系严重失衡困扰,纯碱行业组织、生产企业、市场人士普遍预计,2016年国内纯碱市场不会出现单边上扬行情,但也不会较2015年走势再差到哪里去。因为,在目前供需格局条件下,纯碱市场已初步自发形成了一套供给侧调控机能,以适时适度控制装置负荷率维系市场平衡,从而遏制产品价格继续走低。
    中国纯碱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齐玉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5年全国纯碱产量预计在2014年2600万吨的基础上略有增加,但增幅相当有限。齐玉娥说:“这一方面折射出刚需的存在,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出口保持小幅递增,对小幅增产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但预计短期内纯碱价格仍然维持低位区间,行业整体运行效率难有改观。”
    供需关系已经成为纯碱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市场人士提醒,当前纯碱市场已经显现了一些新动向。一是纯碱生产出现了产能集中化和装置大型化趋势。中国纯碱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11家年产能100万吨及以上纯碱企业,共计年产能为1750万吨,占据国内总产能的半壁江山。二是强弱两极分化已经愈加明显,一些抗风险能力低的企业开始出现生存危机,年内已有10家“僵尸企业”关停退出了行业。但这种集约化经营模式在有利于提高行业整体效率的同时,也易加剧业内企业产能攀比,制造出更多过剩。
    实际上,国内纯碱扩能势头较之前虽有所收敛,但每年新增产能仍以百万吨计。据了解,目前国内仍不乏纯碱扩能热点地区,例如在苏北,江苏井神盐化公司和台玻集团利用当地丰富的卤水资源,相继建设了多套大型纯碱装置,新增年产能超过200万吨。尽管2015年淘汰落后产能250余万吨,但国内纯碱总产能仍高达3300万吨。
    在供给趋势明朗的情况下,需求方则充满未知数。当前,纯碱主要下游诸如玻璃、印染、磷酸盐、小化工等,全部陷入低迷状况,欲振乏力。齐玉娥告诉记者,纯碱的最大下游是玻璃业,玻璃的主要下游是地产业,而地产业又直接受到政策的调控。所以,从产业链的角度看,2016年纯碱走势还要看房地产政策的冷暖。
    在这种情况下,纯碱企业仍将出口视为2016年改善经营状况、缓解市场压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齐玉娥认为,2015年预计纯碱出口200万吨左右,2016年将保持5%以上的增幅。其中,中国纯碱经济联合体仍是出口主力。该组织旗下囊括了山东海化、唐山三友、连云港碱厂等7家国内重要纯碱企业,占全国出口量近八成。
    据了解,2015年,该联合体企业计划出口纯碱142万吨,但实际出口量明显好于预期。其中,中石化连云港碱厂凭借区位和港口优势继续领跑行业,年内出口超过33万吨;山东海化、唐山三友等出口量约在20万吨,实现了较好的产销平衡,半数企业保持零库存,最大库存均低于4万吨。产品出口分流,不仅改善了经营业绩,也有效缓解了国内市场压力。
    连云港碱厂销售处副处长孙传明认为,由于出口具有订单周期长、合同执行信誉高、回款及时、现金周转快等优势,东部沿海企业还是愿意出口的。但他同时表示,由于我国纯碱传统出口地区如东南亚、西亚等,近年来也加快了纯碱建设步伐,陆续有装置相继投产,国内纯碱出口将受到越来越大的阻力。
    齐玉娥对此表示认同,她认为随着中国纯碱技术的输出,今后国内纯碱的外部竞争会加大,出口价格维持将出现难度。综合国内外因素后她预测,2016年国内纯碱价格将以1300元(吨价,下同)为中轴,在上下100元区间内波动,同时,由于受环保投入、计提折旧、物流费用上升等因素影响,企业盈利情况仍难有很大改善。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