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累于新增产能释放及成本支撑塌陷,6月以来,聚苯乙烯 (PS)市场虽跌势放缓,但依然在年内底部运行。截至6月底,华东透苯(GPPS)月均价8083元(吨价,下同),环比下跌3.83%;华东改苯(HIPS)月均价8920元,环比下跌3.93%。业内人士预判,在供应压力不减、成本支撑有限,加之需求不振的情况下,PS市场走出低谷还需时日。 产能持续释放 近几年PS产能增速较快,虽然已经超过需求增速,但还在持续增长。据卓创资讯数据显示,202
今年4月25日,国内一家网络媒体刊发了一篇《国产钛白粉产能占全球一半以上,但仍被卡脖子?》的文章称:“中国的钛白粉需求很大,而且没有一个合格的氯化钛白粉能够代表中国,脖子牢牢地被国外卡住;国产钛白粉形成部分替代局面,但这并不代表国产钛白粉已走向国际高端市场;全球680万吨需求量的60%是对高性能钛白粉颜料的需求,产能过剩,而造成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是结构的错配;高性能(氯化法)钛白粉颜料产能利用率远高于通用
“2023中国涂料油墨峰会暨展览会”于5月30~31日在上海举办。来自赢创、亚什兰、科莱恩等国外跨国公司以及国内知名涂料企业、高校、协会等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度分享和交流。同期举行了“2023涂料行业—荣格技术创新奖”颁奖典礼。由荣格工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的涂料行业荣格技术创新奖已经举办了18年,国内影响力越来越大,已成为行业关注点和创新技术的风向标。据主办方介绍,今年从71个申报候选产品中,最终乳液、树脂、
纵观今年以来的双酚A市场,价格基本在万元(吨价,下同)以下运行,与往年动辄就2万多元的辉煌时期已不可同日而语。笔者认为,供需失衡掣肘市场,行业承压前行,价格在万元线下或成为双酚A市场今后常态。 具体来看,一是双酚A产能大幅增加。今年年初以来,双酚A产能继续释放,2家企业新增年产能总计达44万吨。受此影响,国内双酚A年总产能达到426.5万吨,产量同比增长55%左右,平均单月产量在28.8万吨,创历史新高。后市来看
国家统计局4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167.4亿元,同比下降21.4%。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实现利润总额985.1亿元,同比下降4.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891.2亿元,同比下降54.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7.7亿元,同比下降97.1%。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892.4亿元,同比下降16.9%;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290.3亿元
4月26日,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在江苏南京召开的2023年中国甲醇产业大会上指出,2023年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我国甲醇行业要科学分析形势、把握发展大势,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不断克服困难当中力求实现新的发展。 今年的甲醇行业重点工作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严格控制新增产能。顾宗勤指出,我国甲醇市场连续多年的低迷行情,是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直接表现。作为拥有
国家统计局4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7282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9.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425亿元,同比增长0.5%;第二产业投资33964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投资70894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8.6%。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0.6%,制造业投资增长7.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2.3%。第三产业中,基
“硫黄价格将在有限空间内小幅波动,后市或有下跌;硫酸需求虽有回升,但仍面临诸多困境,后期价格或下行。”这是近日中国硫酸工业协会在北京举办的2023硫产业链春季市场交流会给出的市场研判。 硫黄价格难有暴涨 硫酸协会副秘书长廖康程表示:“我国硫黄市场在供应和需求方面都有不小的增长空间。但总体来看,供应的增长大于需求的增长,市场总体走势会因为供大于求而面临下行压力。” 来自硫酸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
近日,工信部发布“2022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指数”。指数显示,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据了解,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指数参考上证指数,以2018年为基期,用工业设备、工业模型和工业APP,开发者和服务企业做关键指标测算得出。数据显示,2022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指数达到251,同比增长17%,连续四年保持超过15%的增幅。此次发布的数据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41个工业大类。专家指出,快速增长的指数既反
4月11日,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在湖北武汉召开的2023年全国硝酸硝铵行业工作会议上,表彰了2022年全国硝酸产量10强企业和2022年全国硝酸铵产量10强企业。 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兴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中煤平朔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湖北凯龙楚兴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