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国美零售旗下北京大中电器门店关停、注销的比例已达六成。同时,大中电器、国美电器均在加速线下门店的关停。 2月27日,国美电器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证实:“目前旗下实体门店正在调整,实体门店经营模式将从自营模式转向保留部分自营、加盟为主的模式。” 国美电器高级副总裁李俊涛近日表示,2023年国美将继续精简自营实体店,保留300余家主力自营门店。 国美系陷入资金流动危机之后,便开启了
2023.2.17,飞利浦家电正式宣布将公司名称改为 Versuni,这是其家电业务在 2021年9月独立后的重要一步。虽然视觉形象发生了变化,但公司“将房子变成真正的家”的使命始终如一。经由皇家飞利浦授权,Versuni将继续在其产品和服务上使用飞利浦logo。公司旗下其他品牌: Saeco、Gaggia 和Philips Walita亦是如此。除此,Versuni旗下还有其他品牌的产品:Preethi、L'OR Barista 和 Senseo®。 飞利浦家电首席执行官 HenkSiebre
“低价是京东过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后也是唯一基础性武器。”2022年底,刘强东重申“低价”的重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他“回归”台前最强有力的信号。 十年前,2012年8月16日,刘强东在微博喊话:“没有耐心陪着苏宁10元10元的降价了,今日上午直接发放满2000减300元和满3000减500元的大家电优惠券,一步到位!”如今虽时移势易,仍有梦回当年的感觉。 近日,有消息称,京东计划在3月初上线百亿补贴频道。根据
记者近日从中国家用电器协会获悉:2022年,我国家电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75万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利润总额1418亿元,同比增长19.9%。 据介绍,得益于中高端转型步伐加快,多措并举降低成本,2022年我国家电行业整体利润持续向好,产业发展不乏亮点。 生产总体保持平稳。围绕以旧换新、绿色智能等趋势,家电制造和流通企业合力促销,带动部分家电品类增速回升。2022年,全国家用房间空气调节器产量22247.3万台,同
2022年整个小家电市场零售额呈下降趋势,但处在同一个行业中的小家电企业业绩表现却冰火两重天。 2月16日,定位高性价比的小熊电器发布业绩快报。2022年其41.2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14.1%,3.7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1.2%;而走高端路线的北鼎,去年8亿元的营收出现个位数的下滑,归母净利润也同比下降超56%;同期老牌小家电巨头苏泊尔营收微降,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不到10%。 2月17日,《华夏时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
近来,家电行业上市企业纷纷披露2022年业绩预报,总体表现趋好。 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统计,24家家电行业上市企业中,有13家企业业绩预增,2家扭亏为盈,3家企业预减,2家首次亏损,3家续亏。 过去一年,地产销售疲软、海外通胀高企影响出口、疫情反复成为压在家电企业身上的“三座大山”。根据奥维云网(AVC)数据,2022年中国整体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为7081亿元,同比下降7.4%,是近三年来最低。 展望2023年,多家机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与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如何“稳”住订单是中国家电出口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去年全年,中国家用电器产品出口额同比下降13.3%,这一数据进一步说明了中国家电出口企业亟须“稳”住订单。赴境外参与经贸活动、培育自主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为稳住订单,中国家电出口企业须多重发力。 赴境外参与经贸活动有助于中国家电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进一步优化,从去年年底开始,越来越多
工厂里的机器彻夜轰鸣,传送带上的商品一列列走过;电商平台上网友下单的热情不减,后台销售数据持续刷新上涨纪录;直播间里随着321倒计时产品一抢而空,打单机也跟着烧得通红;路边的地摊人声鼎沸,不乏来往的行人驻足问价、付费买单……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成为众望所归,更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新机遇。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纲要表明,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简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外发布了《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数据二十条”)。1月9日,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部分消费电子、家电类企业。记者发现,“数据二十条”对于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中的科技企业来说,可谓影响深远,这些企业在数据领域中不断挖掘新增长点的同时,也正借助“互联互通”构建未来生态。 有关分析认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物联网数据已成为数据要素市场的重要来源,由
双碳指引下,家电企业正点燃“绿色”引擎。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徐东生表示,双碳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广大家电企业积极行动起来,不仅要对自身盈利负责,更要实现经济责任和环境责任间的动态平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主任白泉呼吁,家电产业创新发展应朝节能、环保、低碳、智能方向前进,进而拉动家电消费低碳升级,推动未来低碳城市建设。 竞相加持产品环保属性 从研发绿色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