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转型升级。此次全面数字化、智能化的探索,技术密集,体量巨大,规模空前,一旦成功,将使中国制造业大规模转型升级为全新的万物互联智能产业,为中国经济注入更强大的推动力。此次转型升级,中国家电业又一次走在了最前沿,率先扛起了“中国智造”的大旗。 回顾中国家电业的发展史,不难发现中国家电业一直走在市场化的最前沿,在制造领域的转型发展也一直走在产业前列。中国家电市场早期
近日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纷纷披露三季报,从整体行业情况来看,业绩分化明显。其中白电行业板块受益于下游空调行业和新能源汽车行业高景气度,营收表现最好;而因为消费意愿下降、地产销售疲软以及海外需求转弱等原因,黑电、厨电、小家电等其余子板块营收承压。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如TCL科技、创维集团、老板电器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96%、32%、9.2%,万和电器、四川长虹、海信视像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9.7%、
当前不仅仅是国美、苏宁等昔日的行业巨头,大部分线下的传统消费电子与家电卖场、商家都处于转型焦虑中。 “双十一“期间,新消费日报记者通过走访发现,越来越多的消费电子品类线下门店正寻求改变,其中通过“即时零售”参与“双十一”大促成为重要的选择。 “接入即时零售平台,消费者可以像点外卖一样,购买3C电子产品。”苏宁易购北京联想桥店店长向新消费日报记者表示道。记者了解到,苏宁易购已经有超过600家门店
世事如棋局局新,中国燃气热水器市场近三年的发展似乎正应了这句话——2020年在重重压力下以两位数跌幅收官,2021年艰难回正,2022年再次身陷规模下滑的困局。身处其中的企业,每年都在开新局,有人见招拆招,有人谋划长远。在这个局势更加严峻的2022年,燃气热水器行业正在存量市场展开全力竞逐。 存量时代全面降临 截至2020年底,热水器全国居民每百户拥有量为90.4台,尚未达到冰箱、洗衣机、空调的满级水平,仍存一定
2022年上半年,小家电行业承接2021年的态势,未能有明显起色。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厨房小家电零售额同比下降4.9%,零售量同比下降13.2%。 市场降温的同时,小家电企业的业绩也加剧分化。《中国经营报》记者留意到,从上半年业绩来看,一方面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002242.SZ,以下简称“九阳股份”)、 苏泊尔集团有限公司(002032.SZ,以下简称“苏泊尔”)这样的传统小家电企业业绩增长放缓;另一方面,以外销为主的
国家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空调、冰箱出口销量下滑,但是洗衣机、彩电、电扇却开始上涨,其中彩电出口量涨幅达到21.2%。 具体来看,虽然极端高温天气对中国空调出口带来积极影响,但出口量并没有达到预期。今年8月份,中国出口空调数量为197万台,同比下降16.5%。虽然今年前8个月空调累计出口量稳定在3715万台,但仍同比下降12%。 作为制冷产品的冰箱,在今年8月的出口量为449万台,同比下降23.3%,两位数的
8月23日,多家第三方机构电器市场观察数据出炉。总体来看,诸如彩电、空调等传统家电的销售额量尽管环比有所上涨,但仍未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国际环境的复杂致使供应链动荡,疫情的反复在抑制消费需求的同时,也使得物流遇阻。 具体而言,今年上半年国内家电市场实现零售额3389亿元,同比下滑9.3个百分点,市场规模相比于疫情最为严重的2020年上半年的市场规模仅稍高99亿元,分月来看,1月、3月、4月、6月规模下滑幅度均在
炎炎夏日,家电消费市场可谓掀起了一波小高潮,无论是新风空调、迷你风扇等满足人们解暑需要的时令产品,还是干衣机、洗地机等当下时兴的新品类,都销售得十分火热。如今,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水平不断升级,品质化成为消费者追求的生活方式,绿色、智能、高端成为家电消费市场新趋势。近日,《关于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各地纷纷开展发放消费券、以旧换新等优惠活动,进一步开启绿色智能家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