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家电行业上市企业纷纷披露2022年业绩预报,总体表现趋好。 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统计,24家家电行业上市企业中,有13家企业业绩预增,2家扭亏为盈,3家企业预减,2家首次亏损,3家续亏。 过去一年,地产销售疲软、海外通胀高企影响出口、疫情反复成为压在家电企业身上的“三座大山”。根据奥维云网(AVC)数据,2022年中国整体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为7081亿元,同比下降7.4%,是近三年来最低。 展望2023年,多家机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与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如何“稳”住订单是中国家电出口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去年全年,中国家用电器产品出口额同比下降13.3%,这一数据进一步说明了中国家电出口企业亟须“稳”住订单。赴境外参与经贸活动、培育自主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为稳住订单,中国家电出口企业须多重发力。 赴境外参与经贸活动有助于中国家电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进一步优化,从去年年底开始,越来越多
工厂里的机器彻夜轰鸣,传送带上的商品一列列走过;电商平台上网友下单的热情不减,后台销售数据持续刷新上涨纪录;直播间里随着321倒计时产品一抢而空,打单机也跟着烧得通红;路边的地摊人声鼎沸,不乏来往的行人驻足问价、付费买单……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成为众望所归,更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新机遇。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纲要表明,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简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外发布了《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数据二十条”)。1月9日,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部分消费电子、家电类企业。记者发现,“数据二十条”对于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中的科技企业来说,可谓影响深远,这些企业在数据领域中不断挖掘新增长点的同时,也正借助“互联互通”构建未来生态。 有关分析认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物联网数据已成为数据要素市场的重要来源,由
双碳指引下,家电企业正点燃“绿色”引擎。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徐东生表示,双碳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广大家电企业积极行动起来,不仅要对自身盈利负责,更要实现经济责任和环境责任间的动态平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主任白泉呼吁,家电产业创新发展应朝节能、环保、低碳、智能方向前进,进而拉动家电消费低碳升级,推动未来低碳城市建设。 竞相加持产品环保属性 从研发绿色材
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转型升级。此次全面数字化、智能化的探索,技术密集,体量巨大,规模空前,一旦成功,将使中国制造业大规模转型升级为全新的万物互联智能产业,为中国经济注入更强大的推动力。此次转型升级,中国家电业又一次走在了最前沿,率先扛起了“中国智造”的大旗。 回顾中国家电业的发展史,不难发现中国家电业一直走在市场化的最前沿,在制造领域的转型发展也一直走在产业前列。中国家电市场早期
近日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纷纷披露三季报,从整体行业情况来看,业绩分化明显。其中白电行业板块受益于下游空调行业和新能源汽车行业高景气度,营收表现最好;而因为消费意愿下降、地产销售疲软以及海外需求转弱等原因,黑电、厨电、小家电等其余子板块营收承压。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如TCL科技、创维集团、老板电器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96%、32%、9.2%,万和电器、四川长虹、海信视像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9.7%、
当前不仅仅是国美、苏宁等昔日的行业巨头,大部分线下的传统消费电子与家电卖场、商家都处于转型焦虑中。 “双十一“期间,新消费日报记者通过走访发现,越来越多的消费电子品类线下门店正寻求改变,其中通过“即时零售”参与“双十一”大促成为重要的选择。 “接入即时零售平台,消费者可以像点外卖一样,购买3C电子产品。”苏宁易购北京联想桥店店长向新消费日报记者表示道。记者了解到,苏宁易购已经有超过600家门店
世事如棋局局新,中国燃气热水器市场近三年的发展似乎正应了这句话——2020年在重重压力下以两位数跌幅收官,2021年艰难回正,2022年再次身陷规模下滑的困局。身处其中的企业,每年都在开新局,有人见招拆招,有人谋划长远。在这个局势更加严峻的2022年,燃气热水器行业正在存量市场展开全力竞逐。 存量时代全面降临 截至2020年底,热水器全国居民每百户拥有量为90.4台,尚未达到冰箱、洗衣机、空调的满级水平,仍存一定
2022年上半年,小家电行业承接2021年的态势,未能有明显起色。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厨房小家电零售额同比下降4.9%,零售量同比下降13.2%。 市场降温的同时,小家电企业的业绩也加剧分化。《中国经营报》记者留意到,从上半年业绩来看,一方面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002242.SZ,以下简称“九阳股份”)、 苏泊尔集团有限公司(002032.SZ,以下简称“苏泊尔”)这样的传统小家电企业业绩增长放缓;另一方面,以外销为主的